|
美腿保卫战,和静脉曲张说再见!
时间:2025-07-23 08:48:15
静脉曲张是怎么形成的?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长期静脉高压,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淤滞,使浅静脉发生扩张、扭曲,形成肉眼可见的凸起于皮肤的迂曲血管。 哪些人群易患静脉曲张? 1.长时间久站、久坐的人群:比如教师、司机、办公室白领等,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维持一个姿势,腿部血液回流不畅,容易诱发静脉曲张。 2.老年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的血管就像皮肤一样,不再像以前那么“紧致”,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壁变脆弱,使得患病风险大大增加,更容易出现静脉曲张。 3.孕妇:怀孕期间,随着胎儿不断长大,子宫逐渐增大,会压迫到静脉,从而影响下肢血液回流,增加静脉曲张的发病几率。 4.有遗传因素的人群:如果家族中有静脉曲张的病史,那自身患静脉曲张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5.长期患有慢性咳嗽和便秘的人群:长期慢性咳嗽会使腹部压力反复升高,而便秘时长时间用力排便也会增加腹部压力,这些都可能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导致静脉曲张。 6.超重肥胖人群:过多的体重会给下肢静脉带来沉重负担,加重静脉的压力,使静脉回流不畅,进而增加静脉曲张的发生风险。 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症状及危害? ■ 静脉扩张:下肢浅表静脉呈蚯蚓状或葡萄串状,隆起于皮肤表面,颜色青紫,有时可见交通支曲张。 ■ 下肢不适:下肢可出现沉重、酸胀、疼痛、瘙痒、抽筋等不适感,常在久站久行或劳累后加重,休息或抬高下肢后缓解。 ■ 水肿: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引起下肢水肿,常在夜间或早晨消退。 ■ 皮肤改变:由于血液淤滞,导致皮肤缺血缺氧,出现色素沉着、硬化、萎缩、瘙痒等改变。 ■ 溃疡: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严重并发症,常发生在内踝或小腿前外侧,呈慢性难愈性,易继发感染。 日常怎样预防静脉曲张? 1.避免久站久坐:久坐久站时中途可多起来走动一下,也可每隔30分钟活动双腿,做踮脚尖或踝泵运动(勾脚——绷脚),促进腿部血液循环。 2.穿医用弹力袜:压力梯度袜可辅助血液回流,适合高危人群。每天早起穿上晚上脱掉,一天穿够8小时,可以减少曲张带来的不适感,减轻腿部压力。 3.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肥胖,这样能减少下肢静脉所承受的压力,降低静脉曲张的发生风险。 4.抬高下肢:睡前将双腿垫高15-20厘米,促进血液回流。 5.及时就医:若出现青筋凸起、腿部沉重感或皮肤变色甚至破溃,及早就诊。
上一页;
夏日“护肺”指南:慢阻肺患者安稳度夏秘籍
下一页:
热到中暑怎么办?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