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1980/4011999

服务热线

0563—

详细内容

中药汤剂、配方颗粒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2-04-12 09:00:38     

1、中药汤剂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器皿为宜。

二、中药人药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煎药用水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为宜;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的药在煮沸后再煮20分钟;解表药、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煮15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4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2次,第二煎时间可略短,合并两次药汁后,分2次服用。

四、煎药汁量:儿童每剂约60~150毫升,成人每剂约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将该药先煮10~15分钟后,再加人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煎至预定量时,再投人同煎5分钟即可。

3、烊、冲药:将烊或冲的药物加人煎好的药汁中,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另吞药:用药汁或温开水吞服。

2、免煎中药(中药配方颗粒)服用方法

1、常规服用方法

 

(1)将一天药量中的各味免煎中药包装袋全部撕开,倒人容器中。

 

(2)根据药量加温开水200~300ml,(对于粉末状的免煎中药应先用凉开水调成糊状,然后再用开水冲)可根据药量多少,酌情增减加水量,揽拌使之充分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或遵医嘱。间隔服用时,可根据药液的温度加热后再服用。

 

2、“免煎中药”配合汤剂一起服用

 

免煎中药中有些动物药和矿物药以及三七、琥珀、乳香、没药、人参、川贝等,为了增强吸收,提高药效等原因,临床上多以饮片煎煮后的汤药,配合以上几味“免煎中药”±联合使用,即将免煎中药与汤剂按处方量趁热或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服用,从而起到取长补短,事半功倍的疗效。

 

3、煎煮服用

 

免煎中药用温开水冲后有时会出现难溶或不能完全溶化的现象,此时可放在小火上加热2~3分钟,可促使其完全溶化,从而提高其溶解性和吸收效果。

 

4、有部分免煎贵重中药,是经超微粉碎人药的,不能溶解,可水冲揺匀后服用,也可以在微波炉中加热20秒,促进其溶解,待水温降至温热后服用。

 

5、也有些免煎中药,因其味道欠佳,可用蜂蜜调后服用或蜜调后制成微丸服用,以解决儿童服用困难的问题。

 

6、根据病情需要还可将免煎中药装成胶囊,随身携带,长期服用;也可将其调制成膏服用。

 

7、免煎中药还可加人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后外用熏冼患处;也可加温水、香油或醋,搅拌均匀至膏状,将药膏均匀涂布到患处,并做适当包扎。

 

8、免煎中药在冲服时有些品种会出现不溶解或部分不溶解,或溶解较慢。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免煎中药本身是由药材微粉化后制成,冲服时类似于散剂,有不溶解、沉淀现象。如川贝母、天麻、全蝎、蜈蚣、沉香、西洋参、三七等。

 

(2)有些籽仁、根类产品,冲服时出现混浊或有絮状物,尤其在药液放冷后比较明显。这是由于这类药物含有的一些物质在温度较高的药液里溶解,在温度较低的药液里凝聚所致。如车前子、菟丝子、法半夏等。

 

难溶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冲服方法不当造成,如水温低、搅拌不充分等。所以在服用免煎中药时,还需特别注意。

 

3、中药汤剂的服法

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

 

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

 

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餐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药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容易下达,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人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餐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用于心肺胸隔、胃皖以上的病症,或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常用于治疗脾胃病。

 

空腹服:凡滋补类汤药,宜早晨空腹用,以利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人肠,井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臑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侧卧。

 

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冲服:沉香等贵重药物或芳香药,久煎影响药力,有时要冲服,即先将药物置人杯中,乘热将汤药冲人,温浸片刻再服。肉桂、藏红花等热水浸泡后即可服用,以免久煎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

 

4、服中药禁忌

为了保障中药的疗效,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服用中药时是需要对一些食物忌口的,通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

 

2.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3.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愚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治疗作用。

 

4.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压药时更不宜吃辣椒,辣椒会使药效降低,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

 

5.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宜忌生、冷、油腻。因为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会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此外,患有疔疮、皮肤病者,忌食咸水鱼、虾、蟹及羊肉、猪肉等食物;水肿病者忌食食盐;肝炎病者忌食辛、辣、油腻;服荆芥时忌服鱼、虾、蟹;服天冬时忌服鲤鱼;服白术时忌服大蒜等。

宁国市中医院

服务热线:0563-4011999(24小时值班电话),0563-4011980(周一至周五8:00-17:00,周六8:00-11:30)

地 址:宁国市怀安大道59号

备 案 号:皖ICP备19002709号-1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