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1980/4011999

服务热线

0563—

详细内容

【公卫措施】

时间:2025-04-05 09:52:14     


一、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监测、减少或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为三类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甲类传染病为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丙类传染病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首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防保科立即上报分管院长,组织院内专家会诊;若仍不能排除,防保科应2小时内网络直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同时电话报告疾控中心。若诊断有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表现为病因复杂,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近几十年来,慢性病已经成为导致中国人群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我院针对慢性病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首诊医生应按照报告时限及时填写慢病报告卡及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防保科负责慢性病及死亡医学证明(推断)报告管理,负责报告管理知识培训。报告对象是辖区内18岁及以上居民(包括户籍居民、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新发、恶性肿瘤和死亡病例。每对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进行主动监测。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我院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组织,拟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部门工作职责,保证各项应急工作顺利执行。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宁国市中医院

服务热线:0563-4011999(24小时值班电话),0563-4011980(周一至周五8:00-17:00,周六8:00-11:30)

地 址:宁国市怀安大道59号

备 案 号:皖ICP备19002709号-1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