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长期卧床如何护理?
时间:2024-11-01 15:27:30
“治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照顾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更是需要足够的耐心,还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护理知识。那么护理卧床老人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环境要舒适 卧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线充足的南向房间,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宜加床挡,防止老人坠床。 二、饮食规律少量多餐 针对老年人咀嚼及消化功能减弱的特点,宜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和半流质。根据病情,注意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保证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给予足够的液体量,做到饮食规律、少量多餐。同时,合理饮食可预防因卧床活动量少,肠蠕动减少而引起的便秘。 三、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因长期卧床的病人,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使该处的皮肤、皮下组织长期得不到动脉血压的供应,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压力性损伤。护理时做到四勤:1、勤翻身,每2-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一次,动作应轻柔;2、勤更换,老人床铺应保持松软、清洁、干燥、无渣屑;3、勤擦洗,防止损伤皮肤;4、勤观察,观察受压处皮肤情况。如有条件者,可给予电气褥进行预防,对已形成压力性损伤者,应及时处理疮面,防止进展。 四、促进老年人呼吸顺畅
1、保持老人房间空气清新; 2、避免长期平卧位; 3、鼓励老人咳出痰液,指导老人做深呼吸,主动咳嗽,可根据需要给予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 叩击原则:取侧卧位,顺序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力度适中,操作者将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状。根据病情经常更换老人卧位。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证营养水分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痰液粘稠。有条件者可做抗生素超声雾化吸入,以达到消炎及稀释痰液的目的。 五、肢体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尤以双下肢多见。应每天给老人按摩肢体肌肉,活动关节2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鼓励老人多做自主运动,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出现下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和低热等异常,及时处理。 六、卧床老人如厕方法 1、鼓励老人多喝水 2、有便意后侧卧位 3、准备隔尿垫或尿不湿 4、排尿后及时清洁 5、三天未排便给予开塞露
卧床老人的护理是一项长期、细致而又艰辛的工作,临床实践证明,对于卧床老人只要治疗护理措施得当,就会减轻老人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有一部分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达到一定的生活自理。
上一页;
肺癌防治:高风险人群进行CT筛查
下一页:
带你认识肛肠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