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1980/4011999

服务热线

0563—

详细内容

流感流行季节,关注病毒性心肌炎

时间:2025-02-08 16:04:53     

感冒不是小事,特别是近期以甲型流感病毒为首的各种呼吸道病毒肆虐,大大增加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罹患率。甲流虽然是呼吸道疾病,但是它却能攻击心脏,导致包括心梗、爆发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风险短期内升高。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病毒性心肌炎这种常见疾病的起因和症状以及临床救治的一些简单常识。

一、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及其间质非特异性炎症为主,伴有心肌细胞变性、溶解或坏死病变的心肌炎症,病变可累及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亦可累及心包膜。各种病毒均可引起心肌炎。尤其是柯萨奇病毒最常见,占病毒性心肌炎半数以上。其他还有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二、症状

病情轻重取决于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差异甚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致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老幼均可发病,但以年轻人较易发病。男多于女。多数病例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咽痛、全身倦怠感和肌肉酸痛,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例上述症状轻微,常被忽略。少数患者心脏症状与病毒感染症状同时出现。患者有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上诊断的心肌炎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为首见症状,其中少数患者可由此而发生昏厥或阿斯综合征。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三、如何简单识别

如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出现心悸明显、呼吸急促、胸痛、胸闷、极度疲乏时需及时去医院就医。在考虑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时,应除外β受体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及影响心肌的其他疾病,如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疾病以及克山病(克山病地区)等。

四、治疗

无特效治疗方法,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卧床休息:急性期应尽早卧床休息,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患者,休息3个月以上(卧床休息1个月),6个月内不参加体力劳动。无心脏形态功能改变者,休息半月,3个月内不参加重体力活动。对于是运动员的患者,应在6个月的恢复期内禁止各项运动,直到心脏大小和功能恢复正常。进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对症治疗:针对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给予相应治疗。

3.代谢治疗:视病情使用曲美他嗪、辅酶Q10等相关药物

五、预后

病毒性心肌炎预后差别很大。部分经过治疗,数月后得以痊愈。爆发起病的,可因休克、心衰死亡。有的病情迁延,遗留不同程度的左室功能障碍,少数过渡到扩张型心肌病。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大多较新生儿和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为轻,急性期死亡率低,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宁国市中医院

服务热线:0563-4011999(24小时值班电话),0563-4011980(周一至周五8:00-17:00,周六8:00-11:30)

地 址:宁国市怀安大道59号

备 案 号:皖ICP备19002709号-1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