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1980/4011999

服务热线

0563—

详细内容

王琦:中医药文化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

时间:2023-02-03 14:28:06     
王琦院士简介:

王 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专家组成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等。构建并完善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中医健康医学、中医未病学六大学术体系,开拓中医原创思维等新领域。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第三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等荣誉称号。



内容提要 / SUMMARY

     中医药文化以“深邃的哲学智慧”为中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章着重对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三个调适性问题进行探究:一是“中医药文化”的实质是什么,这涉及中医学与中医药文化的差异、中医药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功能定位等;二是中医药文化如何转型,本质在于转型非转基因;三是中医药文化如何对接当代多元文化,如何“卓然自立”,要处理好“圈内文化”和“圈外文化”的关系。这三个问题的提出是在文化自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致思之上,探究“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定位,理出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转型机理以及为中医药文化未来走向提供智力支持。
     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指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十三五”时期以来,中医药文化建设面对难得的机遇,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如何更进一步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中医药文化的转型与发展,对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医药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有关“中医药文化”的界定问题,学界理解不一。界定“中医药文化”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梳理清楚中医学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实质上,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分别需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审视中医学的发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弘扬传播,这应当是一种合于中医本身的认识路径。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属性
     为明晰“中医药文化”这一概念,需要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中医学是什么?是医学吗?是文化吗?其次,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学科?抑或是社会科学?它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属性处于何种位置,互相有什么关系?最后,中医药的文化价值又是什么?
1.中医学的渊源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同天灾、疾病做斗争,不断积累医药知识,逐步形成了完备的医学体系。中医经历了从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极夭枉焉” (《帝王世纪》)到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 · 修务训》)再到“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意味着岐黄之术渐趋孕成,也是中医学由实践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实际上,中医的源头来源于实践经验,拥有独特的针灸技术、草药治病经验,进而上升为人与自然和谐、“以平为期”的诊疗思维理论。因此,中医药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将“以人为本”和谐统一体作为认识对象,把人作为独立个体进行干预,以无创、整体的调节为诊疗思路。近年来中医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经验告诉人们,2000年前《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仍然大放异彩,为什么千年的古方至今不变?这说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历经千年仍能够贡献于世界。
2.中医学的概念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技术及养生保健思想与方法的医学体系 。首先要肯定中医学是一个以研究生命为基础的医学体系,有理论和诊疗技术,同时也有方法。其次要认识到中医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多学科相交融,有人文哲学的渗入,便意味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标志着中医学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可以断言,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从认识和实践中总结包括中药药性和方剂配伍等规律的结果。
3.中医学的科学属性
     从本质上而论,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首先,中医学拥有完整的学科划分依据。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早期的官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医师有带下医、耳目痹医、小儿医之分;唐代太医署有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四种;宋代太医局将医学分为九科;元、明之时医学扩展到十三科;清初减为十一科,后又减为九科;直到今天教育部对于中医药类专业仍有三个一级学科、二十余个二级学科的划分。这些学科分类都是针对人类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分类,都是以自然科学的分类为依据,而不是针对文化的分类。从这点上说,医学作为人类对生命现象规律的一种认识,具有内在的规律和独特的方法,拥有合于本学科特色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具体言之,中医学是一门认识人的生命过程以及健康、疾病规律的科学,在病因、病理、诊断、防治、养生、康复等方面无不彰显出自然科学的特点;同时,中医学拥有大量原创的理论技术,包括藏象、经络、针灸、气功等;不仅如此,中医学还拥有完整的临床分科,包括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科等各科。所以,我们应该强调中医学是自然科学,这是首要的问题,如果不把它当作自然科学来正确认识,而是定位在文化领域,那么中医学在科学层面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同时也不符合客观事实。
     对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是“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联以及身心一体的关系,具有“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身心医学的初创精神。无疑,中医内涵有时间医学、身心医学的概念,是基于对宇宙自然、现实世界不断认知的提炼,更多属于自然科学探究的问题。譬如,《黄帝内经》记有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日节律、月满与月廓交替的月节律、四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年节律,以及五运六气60年一周期的甲子律,涉及子午流注,这些时间节律与生命现象、疾病发生发展都存在着重要关系。如此,中医学对日、月、年时间节律的认识,为人体生命节律研究开了历史先河,为时间医学、生命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基因周期”的研究,即通过一日24时的节律变化研究人体、动物的各种体液激素变化,这与中医学所蕴含的对各种节律和关系的思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断言,中医学对生命现象的探究信息量难以想象,其中不乏像人体变化与节气相
     对应的认知,这无不体现出中医学的生命观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二是“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摄生观。中医学的摄生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着详细的阐释,提出“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摄生防病保健理念,具体到四季养生、医疗保健、饮食药膳、五脏配五乐等。这是基于“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应”实践的科学总结,无论是饮食习惯还是情志调理,以及历代各种运动功法的创生,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等,都对摄生防病、临床诊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三是“三因制宜”的诊疗观。三因制宜也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治疗思想,主要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灵枢·五变》等篇。三因制宜的本质上源于道法自然思想,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既注重人与生存环境的协调统一,又注重诊疗的个体化。由此看来,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时空、环境以及体质对个体诊疗的差异和影响,这种诊疗观千百年来深远地影响着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四是“未病先防”的预防观。中医学的“治未病”,类同于现代的预防医学。“治未病”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充分彰显了中医防控疾病的潜力和实力。治未病健康工程自2007年1月 11日提出以来,时至今日,已历经十余年,从体质辨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已经在全国235家医疗单位展开合作应用,累计服务量高达数亿人。
(二)中医学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属性
    中医学隶属自然科学,却具有人文特征,蕴藏着哲学内涵和文化属性。 
1.中医学的哲学内涵
     中医学虽然隶属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同时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其作用如何?只有回答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才能认识清楚中医学的文化属性。哲学是对世界和现象的本质的探寻,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切学科的基础。然而,当一些学科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合于本学科的方法论体系,与拥有一般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不同时,就衍生出与哲学相区别的具体学科;鉴于此,哲学是不能替代任何一门具体科学的。同理可证,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但哲学不是医学,也就不能用来看病,只能对中医学的科学研究和发展起着提供说理工具的作用,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更好地服务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例如,太极思想的整体恒动、“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哲学思维能够阐释中医学的整体观和平和论,表征着阴阳学说源于对阴阳太极图的认识,中医运用阴阳理论阐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源于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认知和抽象推演,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乘侮对应人的脏腑功能和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医气机升降的圆运动,及其五脏一体观的紧密联系;气一元论由气的属性概括出人体气机、气化的生命运动本质以及能量物质相互转化的状态;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的体现和映射,反映中医学对于生命的认知。
2.中医学的文化属性
     中医学强调医者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不仅体现出中医学对于人与社会、自然之间互通关系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出中医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学的文化属性主要体现在对于母体文化的汲取与融合上,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和兼容并包的文化情怀,使得中医学发展进程中不断涌现出医易相通、医道相通、医儒相通、医释相通等文化现象。
(1)医易相通
     明代名医张景岳有言:“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周易》以“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为本,演绎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自然变化机理。医之大道,也本于阴阳,同样遵循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的致思路向。清代名医章虚谷也说:“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和“治未病”理论皆是《周易》“天人相应”“居安思危”的智慧体现。
(2)医道相通
     无论是早期的道家还是后起的道教,从哲学、炼丹术和养生学三个方面均给予中医学莫大裨益。在道学体系里,既有巫祝崇拜,也有哲学理论,同时还奉行炼丹行气,力倡导引养生。中医学吸纳了道学中的哲学理论思维,同时参考了药物保健和气功导引的内容,更加丰富完善了自身体系。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道门中人曾做出过巨大贡献,如著有《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书的葛洪,既是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也是具有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这也是医道相通的一大佐证。
(3)医儒相通
     中医学与儒学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历史证明,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黄帝内经》记有“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以人为本精神,与儒家的“民本”观念相一致。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中医乃仁术、仁怀天下的医德思想,更是儒家“仁者,爱人” 的“仁”“德”思想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中医学“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的“中和”思想也是《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的医学实践。古人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治国与医人,道理相通。医、儒结合,凸显出中医学对医者的道德要求。
(4)医释相通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用佛陀释迦牟尼的姓氏作为简称,出家人自称释子。佛学经、律、论三藏影响中医学,其来有渐,其源久远。早在隋唐,佛教“四大”地、火、水、风就影响到中医学对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同时中医学的七情内伤与外感六淫也与佛经有颇多相似之处;佛经中“万物皆药”的思想也和中医学理论不谋而合;佛家“入世”“出世”的思想也对中医药以及养生文化影响至深。
     中医药的文化属性滋养、丰富了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使中医学将医理、哲理、易理、文理四者融贯一体,从而使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在中医学体系里相得益彰,使得中医学自成一体而独具特色。
3.中医学的文化价值
     中医学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例如,2011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10年中医针灸、 2018年藏医药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迄今为止130个中医药类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都是中医学的文化价值。除此之外,一些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利用中医药文化申遗,譬如韩国的《东医宝鉴》,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医学著作,书中87%以上的文献都来自中国;中国汉医学传入日本后称为汉方医学,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主要经典,目前,日本已获 210个中国古方专利,日本汉方占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份额,其中包括真武汤、芍药甘草汤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伤寒经方。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被外国人转化为成果抢占市场,而中国人在中医药方面所占的市场份额明显落后于这些国家,这就说明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到访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代表中医药文化的“针灸铜人”,并且曾亲自为中医孔子学院揭牌,这些说明了国家对于弘扬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一方面要突出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中所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对于文化交流,不能只谈输出,而是要通过与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互学互鉴,学习、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形成文化互通的过程。
二、中医药文化如何转型
     中医药文化为何转型?如何转型?是保持它的原生态?还是需要调适到能够被当代社会所接受的状态?当下,中医药文化迎来了一个新契机,探究中医药文化转型问题有着返本开新的历史意义。
(一)中医药文化为何转型
1.合于时代的需求
     一是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的文化现象。随着科技发展,带来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之间的复杂文化现象和交互关系,这些文化现象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在时代变换的浪潮中,文明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文明之间是可以互相交融、互补共存的。对于中国而言,既有西学东渐,又有东学西渐的文化现象,不同文化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各自的特色,这决定了文化的交流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因此,对于中医药文化发展,不要把文化差异看成“绊脚石”。我们应该承认,文明交融的“外部力量”不仅未给我们带来困扰,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历史契机。过去缺少这样的契机,当今有了这样的契机,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人类文明交融现象。
     二是中西医科学并存。在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的文化交流中,对于中医药文化发展冲击最大的是西医科学的引进,二者构成并存和交融的局面。实际上,面对西医科学,中医药文化理念是先进的,但常常落后于世人对于它的解读,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并存和交流的历史机遇,以自我创新的姿态来适应时代,如此才能够走向更大的历史舞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越是优秀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优秀的越是世界的,故而一定要把自己做到最优秀,只有如此才能彰显中医药文化的世界性贡献。优势就是特色,没有优势就没有特色。中医药在养生治病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优势,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但要提升一个新的水平,还必须要转型。
2.中医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中医也提出了新需求。在当代,中医学也暴露出了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某些问题,如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大众普及认可度不够等。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中医学只有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发展自己,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中医药文化需要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发展。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药学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衰,乃在于其拥有自我创新的机制,表现为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创新,从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等现实问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给中医药文化发展带来时代性命题。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尤为重要。
     其次,中医药文化需要再生性与持续性的发展。中医药是以不断发展的姿态来显现的,表现在中医理论的逻辑演进过程和中医学说体系的渐趋完备,有着再生性与持续性的特质。中医再生性呈现出中医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形成的学说、学派与理论演变为主线,具有很强的历史解释力和见证性。当代,中医药文化的再生性与持续性有多种形式,比如经典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轩辕黄帝陵与炎帝神农氏祭祀仪式

宁国市中医院

服务热线:0563-4011999(24小时值班电话),0563-4011980(周一至周五8:00-17:00,周六8:00-11:30)

地 址:宁国市怀安大道59号

备 案 号:皖ICP备19002709号-1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